主要开展以多智能体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为主要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室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中陈小平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和自主机器人等方向研究工作。吉建民副教授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智能服务机器人项目——科大“可佳”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表示、自动推理等。宋鹏副研究员主要负责机器人视觉、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吴锋副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体决策、多机器人系统等。
研究室多年来在多智能体系统的BDI建模和机器人足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慎思式适应”的主攻方向和技术路线。研究室拥有先进的试验设备,包括国际一流水准的多机器人系统研究—试验平台。
研究室于1998年底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团队,在智能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服务机器人软、硬件平台及样机研制、智能机器人领域瓶颈问题创新研究中进行了长期持续性探索,取得了系列化成果。实现了可佳服务机器人全部硬、软件系统的自主研发,并展开个性化导览机器人先导性示范。
教授,博导,IEEE和CCF高级会员,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多媒体技术专委和计算机视觉专委委员,CAAI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委委员。200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和2011年分别赴日本九州大学和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交流访问。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安徽省科技厅等支持的项目近二十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TPAMI、TIP、TKDE、TMM、TAC、TCYB和国际学术会议CVPR、ICCV、ACMMM、AAAI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发表的论文成为IEEE Trans. 热点论文百余次。2019年起,担任IEEE TAC和ACM TOMM副主编。指导的研究生获得GOOGLE女性科学家奖、GOOGLE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国家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等多个奖项。
博士,副教授。多年来承担了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主持了和华为公司、中国电科、中国石化等企业在人脸分析和表情合成、高清视频人脸和人体检测、太赫兹人体安检图像智能分析、岩石切片图像智能分析、基于双能X光的煤矸分拣、辅助驾驶等领域二十多个项目的合作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本,承担《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图像》、《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高级图形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已经公开的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获授权9项。作为中科大机器人团队成员参与了情感交互机器人“佳佳”和医疗辅助诊疗机器人“医佳”的研究。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多智能体系统、自动规划理论、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究。2014年7月起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多智能体系统实验室,作为核心成员,在RoboCup机器人学术竞赛中先后获得2项世界冠军和1项世界亚军。多次担任AIJ、JAIR、JAAMAS等国际人工智能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并任国际人工智能学术会议AAAI 2011, 2013, 2015、 IJCAI 2011、AAMAS 2013, 2014的程序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AIJ, IJCAI, AAAI, UAI, AAMAS, ICAPS, ECAI, NIPS等国际人工智能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2022年在2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CPR 2022, Montréal)获得Best Scientific Paper Award;
· 2020年在The 17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Sensing and Control(ICNSC 2020)获得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 2019年在Empathy Prediction Challenge获得2019 Generalized Track of OMG亚军和2019 Personalized Track of OMG亚军;
· 2019年在2019 AVEC Detecting Depression with AI Sub-Challenge 获得亚军;
· 2019年在The IJCAI-2019 Eldercare Robot Challenges获得冠军;
· 2018年在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上获得“十大科技进展”奖;
· 2017年在机器人世界杯服务机器人比赛中获得最佳操作奖;
· 2016年在IEEE ROBIO上或大会最佳论文奖;
· 2015年科大“可佳”机器人在机器人世界杯服务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亚军,“蓝鹰”机器人在仿真2D组比赛中卫冕成功,蝉联冠军;
· 2015年国际人工智能旗舰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将“可佳”智能决策技术列为全球机器人认知技术两项代表性成果的首位;
· 2014年科大“可佳”机器人在机器人世界杯服务机器人比赛中获得冠军,“蓝鹰”机器人在仿真2D组比赛中卫冕成功,蝉联冠军;
· 2013年“可佳”机器人在世界人工智能联合大会上获得“最佳自主机器人奖”和“通用机器人技能奖”;
· 2012年可佳工程有关成果入选“JHRI全球代表性大项目”;
· 201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全球人-机器人互动评估:可佳机器人部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在机器人世界杯中先后获得12项世界冠军,三次获得总分第一;仿真2D组曾连续11年保持世界前二(6次冠军),是全球连续保持世界前二时间最长的团队。
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 AIJ, IJHR, IJCAI, AAAI, UAI, AAMAS, ECAI, ICAPS, KR, ICLP等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并多次获得最佳论文奖。
研究室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现已毕业博士18名,硕士23名,其中吴锋博士获得2011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2012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周熠博士现任西悉尼大学讲师,吉建民博士任中科大副教授。学生曾多次担任 RoboCup技术委员,组织委和程序委员,中国机器人大赛技术委员和组织委员,国际会议(IJCAI, IAS) 分会场主席。学生曾担任 IROS, ICRA,KR,IJCAI,AAAI,AAMAS,UAI,ICLP,AIJ,JAIR,《中国科学》等一流会议和期刊的程序委员会成员或审稿人约30人次。